1. 首页 > 百科

利用虚拟货币洗钱案例

欧易 OKX 交易所

注册奖励6w元数字货币盲盒

注册可获得永久20%手续费返佣,平时交易可以节省不少手续费

邀请好友 注册并登录 ,获取价值高达 60000 元的数字货币盲盒,100%中奖!

利用虚拟货币洗钱案例

来源:经济日报

近期,警方摧毁了一批参与电信诈骗的洗钱团伙,其中一些团伙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。很多人以为是“兼职赚外快”,其实是犯罪分子“跑路”变成“白手套”的洗钱行为。

犯罪分子经常使用的被称为“逃跑”的洗钱方式,其实是一个陷阱。调查发现,随着虚拟货币的兴起,一些诈骗集团开始利用虚拟货币转移和洗钱。他们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,招募一些社工,在交易平台上买卖虚拟货币,兼职者提现到平台钱包,实现资金清洗。

由于区块链钱包的匿名性,只有兼职人员在买卖过程中才会真正留下痕迹,而犯罪分子则躲在背后。从公布的案例来看,从事“跑分”非法牟利的兼职者,很多还是学生。本想找个兼职赚点钱,结果被骗了,受到了法律的惩罚。

近年来,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和银行“破卡行动”的严厉打击下,通过买卖、出租他人银行卡等方式转移赃款的传统洗钱方式,得到了有效遏制。而是用虚拟货币在“跑分平台”上洗钱。据相关报告显示,2021年,全球网络犯罪分子通过加密货币洗钱的金额达到86亿美元,比2020年增长了30%。其中,利用虚拟货币跨境洗钱的违法行为引起了相关执法部门的重视。据统计,2021年,针对虚拟洗钱新渠道,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相关案件259起,收缴虚拟货币价值超过110亿元。

虚拟货币不是违法行为的天然保护膜,从事“跑路”兼职也不是正当职业。揭露“跑路平台”交易的真面目利用虚拟货币洗钱案例,人们要擦亮眼睛,切不可贪图小利,被所谓的“低风险高收益”所迷惑。向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人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,已经触犯法律。要看透非法洗钱的本质,就要果断拒绝诱惑,通过合法途径举报。

为了积极控制互联网上的非法洗钱活动,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,并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。互联网平台应充分利用自身掌握大量用户资源、账户信息和通信数据的优势,加强研判,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,一旦发现任何变化,及时预警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作者:李万祥)

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,版权归原著所有。如有侵权/违规内容,敬请来信告知邮箱:86-77-55-6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撤销! 转载请注明出处::https://qkl.gxams168.com/bk/24517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箱:86775565@qq.com

工作日:9:30-22:00,节假日休息